少妇装睡让我滑了进去,亚洲欧美国产毛片在线,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一本大道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刑罰進化論綱(三)

    [ 尹振國 ]——(2009-6-29) / 已閱33959次

    [48] 邱興隆著《罪與罰講演錄(第一卷,2000)》,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3頁。
    [49] 轉引自董淑君博士著《刑罰的要義》,中國期刊網優(yōu)秀碩博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6月。
    [50] 〔英〕法林頓著,陳麗紅,立臻譯:《刑罰的歷史》,希望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1]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修律大臣沈家本奏請刪除凌遲等重刑,清廷準奏,下令將凌遲、梟首、戮死等“永遠刪除,俱改斬決”。
    [52] 轉引自董淑君博士著《刑罰的要義》,中國期刊網優(yōu)秀碩博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6月。
    [53] 轉引自董磊著:《不完全酷刑檔案》。
    [54] 轉引自董淑君博士著《刑罰的要義》,中國期刊網優(yōu)秀碩博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6月。
    [55] 任彥君:《論罪刑均衡與刑罰個別化的關系》,中國法學網。
    [56] 邱興隆著《罪與罰講演錄(第一卷,2000)》,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3頁。
    [57] 轉引自張明楷著《外國刑法學綱要(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20頁。
    [58] 轉引自董淑君博士著《刑罰的要義》,中國期刊網優(yōu)秀碩博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6月。
    [59] 邱興隆:《矯正刑的理性反思》,中國法學網。
    [60] 邱興隆著《罪與罰講演錄(第一卷,2000)》,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4頁。
    [61] 邱興。骸冻C正刑的理性反思》,中國法學網。
    [62] 〔美)克萊門斯•巴特勒斯:《矯正導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頁。
    [63] 〔美〕克萊門斯•巴特勒斯:《矯正導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頁。
    [64] 邱興隆著《罪與罰講演錄(第一卷,2000)》,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4頁。
    [65] 蔡樞衡:《中國刑法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頁。
    [66] 〔日〕福田平、大冢仁著,李喬等譯:《日本刑法總論講義》,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6頁。
    [6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7頁。
    [68] 轉引自賈宇:《中國死刑必將走向廢止》,中國法學網。
    [69] 轉引自張明楷著《外國刑法學綱要(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
    [70] 轉引自董淑君博士著《刑罰的要義》,中國期刊網優(yōu)秀碩博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6月。
    [71] 我國學者李海東先生提出了民權刑法的概念,他根據(jù)國家與公民在刑法中的地位把歷史上的刑法分為國權主義刑法和民權主義刑法兩種類型。國權主義刑法,就是指以國家為出發(fā)點,而以國民為對象的刑法,其特點是刑法所要限制的是國民的行為,而保護國家的利益。民權刑法是指以保護國民利益為出發(fā)點,而限制國家行為的刑法?梢哉f,國權刑法等于權力刑法,民權刑法等于權利刑法。
    [72] 邱興隆著《罪與罰講演錄(第一卷,2000)》,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頁。
    [73] 我國學者付子堂先生引用黑格爾的觀點,認為刑罰不存在合理與不合理。具體論述是: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序言中說:“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xiàn)實的,凡是現(xiàn)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存在所謂的“不合理性”的刑罰,顯然,也就是不存在刑罰之“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的進化規(guī)律。邱興隆著《罪與罰講演錄(第一卷,2000)》,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4頁。
    [74] 例如犯罪的根源是貧窮,犯罪是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會的沖突和對抗等。
    [7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2頁。
    [76] [法]涂爾干:《亂倫禁忌及其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77] 轉引自陳興良,“刑罰是如何演化的”,《檢察日報》,2005年3月19日。
    [78] 邱興隆教授認為,對刑罰理性的不斷發(fā)展與追求是刑罰進化的主要原因。參見邱興隆著:《罪與罰的講演錄(第一卷2000)》,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9頁。
    [79] 轉引自康樹華:《青少年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182頁。
    [80] 轉引自康樹華:《青少年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182頁。
    [81] 林山田:《犯罪問題與刑事司法》,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148頁。
    [82] 參見1999年12月18日大赦國際公布死刑廢除死刑和保留國家的名單。
    [83] 轉引自趙秉志等譯:《現(xiàn)代世界死刑概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 259,122頁。
    [84] 郭建安:“刑罰的歷史趨勢呼喚行刑體制的改革”,《 犯罪與改造研究》,2000年第10期。
    [85] 吳宗憲:“試論非監(jiān)禁刑及其執(zhí)行體制的改革”,《中國法學》,2002年第2期。
    [86] 轉引自康樹華:《青少年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頁。
    [87] 張紹彥:“刑罰實現(xiàn)探析”,《現(xiàn)代法學》, 1999年第2期。
    [88] 游偉等:“西方刑罰發(fā)展的基本態(tài)勢”、《華東刑事司法評論》第2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9] 陸而啟等:“監(jiān)獄行刑社會化的理性分析“,《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90] 這與社區(qū)矯正存在著交叉,所謂的社區(qū)矯正是指將符合一定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區(qū)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xié)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性,并促使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jiān)禁刑罰執(zhí)行活動。簡單地講,就是讓符合條件的罪犯在社區(qū)中執(zhí)行刑罰。參見趙秉志 :《外國刑法原理.大陸法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頁。
    [91] 18世紀的刑法學家倡導一種與昔日過分嚴厲的懲罰體系相對應的“文雅”的懲罰方式,他們主張刑罰是一種課程、一種符號、一種公共的道德觀念的代表,更是與犯罪行為相對應的“類推式的”懲罰方式。
    [92] [法]福柯,《規(guī)訓與懲罰》,劉北成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1.張明楷:《刑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呂世倫主編:《當代西方理論法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總共6頁  [1] [2] [3] 4 [5] [6]

    上一頁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