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3952
- 書名:錯案與糾正(刑法學前沿)
- 作者:周其華
- 出版社:中國方正
- 出版時間:2006年4月
- 入庫時間:2006-5-15
- 定價:27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7.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
單位使用的,不能構(gòu)成挪用公款罪……(1)
2.行為時和審判時的法律都認為是
犯罪的,適用從舊兼從輕的原則……(11)
3.對證人實行看管措施,就是非法拘禁
他人……………………………………(28)
4.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應當立案………………………………(37)
5.共同犯罪主犯必須實施主要犯罪
行為……………………………………(45)
6.應準確認定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的犯罪…(56)
7.借貸關系存續(xù)期間,還不能認定造成
貸款損失………………………………(73)
8.侵占本單位財物的行為,才有可能
構(gòu)成職務侵占罪………………………(86)
9.利用職務之便借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不構(gòu)成挪用公款罪……………………(95)
10.私分國有資產(chǎn)罪與貪污罪的界限…(113)
11.抵押反擔保合同有效期間,還不能認定造成貸款損失…(121)
12.確定侵犯財產(chǎn)的性質(zhì),應以行為時財產(chǎn)所有權性質(zhì)為準
………………………………………………………………(133)
13.非法占有單位的存款單,應是犯罪預備的行為…………(150)
14.犯罪人的行為與犯罪結(jié)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不構(gòu)成犯罪
………………………………………………………………(164)
15.共同犯罪中的傷害致死的準確認定………………………(175)
16.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工作人員,不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190)
17.組織賣淫罪和容留賣淫罪的界限…………………………(202)
18.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單位的股權轉(zhuǎn)讓給自己,不構(gòu)成
貪污罪………………………………………………………(213)
19.國有企業(yè)改制前的偷稅行為,應否追究刑事責任………(237)
20.認定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必須依照國家法律規(guī)定
………………………………………………………………(256)
21.以暴力相要挾,勒索他人財物的行為,是敲詐勒索行為
………………………………………………………………(285)
22.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重婚案件證據(jù)不足的,應當依法移送
公安機關偵查………………………………………………(305)
23.證據(jù)確實充分,沒有排他性的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犯罪
………………………………………………………………(321)
24.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必須具有殺人的故意………………(335)
25.公司在清產(chǎn)期間,原法人代表不能再行使法人代理權…(349)
26.以虛假的主體與他人簽訂建筑合同應屬無效……………(364)
27.民事訴訟中發(fā)現(xiàn)有犯罪嫌疑的,應移送有關機關立案偵查
………………………………………………………………(375)
28.工程質(zhì)量不合格,施工單位應負全部責任………………(395)
共:407頁